村情名片
东坡区思蒙镇工农村,依山傍水、土壤肥沃。白堰河穿村而过,长寿山、药王山、太极山等依村而立。蓄水345万立方米的工农水库,给全村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。
工农村有6个村民小组、2112人,茶果种植面积6000亩,农业产业基础雄厚。其中,种植大户8户,以种植茶叶和水果为主,能起到产业带动作用的农户有38户。
我的小康故事
张明贵: 种下黄金茶 共逐奔康梦
工农村丘陵偏多,适宜种植庄稼作物的土地资源有限。村民“靠山吃山”,从20世纪70年代便尝试开垦土地种植茶树,但种植的是品质一般、经济效益较低的老川茶。1995年,22岁的张明贵开始关注茶叶种植领域,5年后,他承包了一片茶园,开始了长达20年的种茶实践。
面对村里土地要么荒废,要么栽种的是经济价值低的巨桉树等情况,积累多年种茶经验的张明贵有了带动村民一起种茶致富的打算。他数次到浙江等地考察,并于2011年带回了安吉白茶茶苗,尝试种植推广。2016年,他外出考察时又发现了黄金茶。黄金茶与安吉白茶都属绿茶类,品质好、价格高、市场大。有了种植安吉白茶的成功经验,张明贵对引进黄金茶充满信心。
“当时调研后,我们都很兴奋!黄金茶不仅茶氨酸含量较高,还打破了‘高山出好茶’的定律,同样适合在300-500米低海拔地区种植,这不正是‘踏破铁鞋无觅处’嘛!”如今,回想起与黄金茶的邂逅,张明贵依旧激动不已。
2016年年底,张明贵牵头,通过土地流转,规划出500亩的黄金茶种植园,并于2017年2月种下茶苗。当新鲜的头芽黄金茶卖出了300元/公斤的价格时,村民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,全村掀起了种植黄金茶的高潮,直至发展到现在的规模。
这个不算大的村庄,如今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,比发展黄金茶产业前翻了近一番。说到产业兴旺,张明贵特别高兴:“到了采茶高峰期,附近的村民都来我们村采茶。采一斤茶30元工钱,20多天,一个人能挣5000多元。”
来采茶的不少是时间空闲的老年人。年过八旬的苏国先也当起了采茶工,她说:“孩子们都忙,我每天采两三斤茶叶,一是图热闹,二是在这山上、山下走动走动,身子骨反倒更硬朗了,还有百八十元的收入,高兴着呢!”
建自己的茶叶加工厂是工农村人由来已久的愿望。2019年,工农村完成了黄金茶品牌注册,取名“民太”,寓意国家太平、人民安康。2020年年初,工农村建起茶叶加工厂,试运营生产了5000公斤干茶。据张明贵介绍,今年,加工厂一天可加工2500公斤鲜茶,预计全年能承接10万公斤鲜茶加工,制成2.5万公斤干茶。“我们的黄金茶销往全国各地。这种茶很娇嫩,以前鲜茶在长途运输中难免影响到品质,损失不少收益。有了自己的加工厂,对内能形成采茶、炒茶、制茶一条龙服务,对外可保障茶产品的品质和效益。”张明贵说。
建茶叶加工厂只是工农村保障生产基础与茶叶品牌的第一步。张明贵介绍,其实他一直有产景融合的想法。“随着黄金茶产业的稳定发展,茶元素、茶文化成为我们村的名片,也是我们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的最好资源。”张明贵开始了新一轮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考察,不仅自己到各地学习,他还想培养一支工农村自己的专业茶队。
多年来,当地人习惯称呼张明贵为“茶痴”,张明贵欣然接受。他说:“要干就下功夫干!我们种下的满山黄金茶,说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!”
我们村的小康“密码”
一年辛劳后,此时是工农村人最悠闲的时候。细数一年收成,家家户户带着丰收的喜悦,趁着农闲为渐渐临近的春节准备着。走在工农村,茶山层层黛绿,工农水库波光潋滟,柑橘树环绕房前屋后,孩童嬉笑打闹,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。
如今,全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完善,水泥路基本通到家家户户,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有效治理,自来水、天然气实现全覆盖……
产业特色 多点开花 茶果飘香
通过党建引领,工农村针对查找出的产业发展不均衡、人居环境脏乱差等问题,逐一进行整改落实、改进提高,达到了抓党建促发展、带队伍聚人心、扬正气增干劲的目的。同时,利用远程教育平台、农家书屋、农民夜校对村民进行文化宣传、思想教育、技术培训,广大村组干部纷纷走进田间地头,倾心开展为民服务,尤其在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经过多年辛勤建设,工农村的产业和生态优势凸显,除茶产业外,还有以桢楠为主的珍稀树苗两万余株,拥有柑橘、杨梅、猕猴桃、凤凰李、葡萄、茉莉花等特色种植业。
目前,工农村形成以高档绿茶黄金茶为主的茶园面积3000亩,以晚熟柑橘为主的优质果园3000亩。每年春节起,漫山遍野的黄金茶逐渐由翠绿转为金黄。三四月份是“春芽”采摘时节,每天都有数百人在茶山上忙碌着。六七月份,是采“二芽”茶叶的高峰期,村民开始新一轮忙碌。此外,工农村还有千余亩安吉白茶,产茶期从2月一直持续到9月。在此基础上,工农村按照“建基地、做加工、创品牌”的思路做大做强茶产业,全力创建东坡区黄金茶产业园。
在农业产业发展道路上,除积极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新模式,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外,工农村还将开展茶艺培训、建设手工茶坊、开发采茶体验,进一步发掘茶文化,积极打造茶旅融合示范基地。
生态特色 环境宜居 乡村美丽
在工农村,外出务工成功人士都很关注和支持家乡发展,村民主体意识强,推动乡村振兴热情高涨。正是有了大伙儿的积极参与,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如今,村里拥有两个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,覆盖133户,并结合生态湿地池、茶园果园土地消纳综合利用等措施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有效治理。通过公开竞标方式,实行垃圾分类治理和保洁外包运行,给每家每户发放了垃圾箱,实现了户分类、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区处理。
随着基层治理的纵深推进,村容村貌不断改善。“我永远记得2019年4月11日那天,因为我们村开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,轰鸣的机器和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,给我的印象太深了。”工农村妇女主任黄凤说。
在乡村振兴实践中,工农村大力落实改厕、改水,村里道路平坦宽敞,沿途花团锦簇,村民的居住环境也变得更加干净、整洁、优美。今年,工农村将成立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,常态化开展宣传督导,加快提升乡风文明。同时,按照“干干净净、整整齐齐、漂漂亮亮、和和美美”的标准,巩固提升垃圾、污水、厕所专项整治“三大革命”,户户建设美好家园。此外,对产业道路进行绿化美化,整治乱搭乱建和彩钢棚、彩钢屋顶,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。“我们还将对龙黄路进行扩宽硬化,绿化美化提档升级,争取开通进村公交车。”对这一点,村民充满了期待,“到那时候,在家门口就能坐公交车进城了,太幸福了!”
到2022年,工农村将建成“干净整洁美丽,四季茶果飘香,生态环境美好,产业风景独特,户户美好家园”的美丽乡村。到2025年,建成集生态农业、休闲农业、旅游观光农业、特色民宿、文创趣味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基地。(眉山网记者 王允浩)
注:内容来源眉山视窗,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